老師:您好! 為順應部分高等院校及高職高專院校向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迅速轉變的趨勢,堅持“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全面促進教育教學改革和教材建設,清華大學出版社擬于2006年出版《21世紀應用型人才培養規劃教材--土木、建筑類》系列教材,并使其成為切合當前教育改革需要的高質量的優秀教材。現在全國高等院校、高職高專院校范圍內誠邀相關專業的專家與名師,共同討論建設土木、建筑類相關教材的相關問題。 目前,全國各地高等院校眾多,高等教育發展迅猛,但存在著專業設置集中,教材品種單一,版本陳舊、不成體系等問題。針對這種現狀,急需推出一系列切合當前教育改革需要的高質量的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教材。這不僅有利于推動高等院校教育辦學體制和運作機制的改革,提高高等教育的整體水平;而且有助于加快改進高等院校教育的辦學模式、課程體系和教學方法,形成具有多元化特色的教育體系。并且有助于擴大高等院校的市場需求,有利于高等教育的可持續發展,最終有利于提高畢業生的就業率。清華大學出版社作為國內大學出版社的龍頭,將責無旁貸地擔當起這一重任,我們希望聯合各地知名高等院校及高職高專院校,對一些質量較差的教材進行重新審核、重新編寫,努力出版一批優秀而實用的教材,以提高各學校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一、讀者定位 本教材面向高等院校及高職高專院校土木、建筑類課程的建設,面向全國普及。本系列教材將系統、全面的研究高等院校及高職高專院校教學改革、教材建設的需求,優先開發其中教學急需、改革方案明確、適用范圍較廣的教材。二、教材特點 本教材要系統、全面地研究和借鑒國外相關教材的教學方法,融入國內著名學校先進的教學成果,根據教育部高等院校教育的指導思想編寫,使教材建設具有實用性和前瞻性,與就業市場結合得更加緊密。本教材將認真和嚴格選擇作者,強調團隊精神,要認真準備和審定教材書目、教材提綱,體現和貫徹統一的思想和主題。三、項目計劃及進度 《21世紀應用型人才培養規劃教材--土木、建筑類》系列規劃教材,詳細書目請見附件。如有其他圖書寫作意向,可填寫圖書列選登記表,經我社審核后,也可納入本社教材出版計劃。教材編寫進度安排如下: 1. 2005年7月18~20日召開教材編寫研討會。 2. 2005年8月1日前確定所有教材的主、參編老師。 3. 2005年8月~2006年1月教材編寫時間 4. 2006年1月~2006年4月編輯加工時間 5. 2006年5月教材出版。四、報名要求 1、第一作者應具有豐富的教學實踐經驗,最好有相關教材的編寫經驗。 2、有意參與教材編寫的老師,首先填寫“著譯者信息卡”,并在6月25日前將著譯者信息卡通過Email或郵局反饋給我們。我們會根據作者的學術水平、專業背景等來確定主、參編老師。 3、為有利于教材的推廣,希望是多所院校教師聯合共同編寫、共同使用。 4、請提供所知的可能使用本教材的其他學校教師名單,我們將根據此名單盡力推廣我們合作的教材。五、報名方式 報名參加此次教材規劃研討會,請通過E-mail或者電話或者傳真把最后的回執返回給組委會。有意參與教材編寫活動的老師,請同時將“著譯者信息卡”E-mail給我們。 通信地址:清華大學校內出版社白樓三層317 郵編:100084 聯系人:010-62792097-318 劉天飛(13651311791), 010-62792097-317 鄒 杰(13683680010) 傳真:010-62782750 E-mail:ltf0311@tom.com 下載“著譯者信息卡”網址:http://www.detikinfo.net六、會議內容 會議的主要工作為協調確定每本教材的主編和參編的老師,建議擬作主編的老師帶好自己教材的編寫大綱,并提前聯系各有關參編學校和教師共同參加。 在編寫該系列教材時,我們提倡要精選對學生終身發展有益的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為著眼點,突出培養學生運用所學課程的知識和技能,為其今后的職業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礎。在課程中要反映社會、政治、經濟、科技發展的內容,為此第一要注重教材的實踐性,第二要注重教材的基礎性,第三要注重教材的科學性和先進性。要使本系列教材做到“教師易教,學生樂學,技能實用”。七、會議時間和地點 報到地點:牡丹賓館 時間:2005年7月18日報到 19~20日開會。 乘車路線: “北京西站”下車乘車路線:坐公共汽車21路,在“牡丹園西站”下車即到; “北京站”下車乘車路線:坐地鐵,在“積水潭”站下,上東南出口,然后轉乘公共汽車22路,在“牡丹園站”下車,斜對面(西北角)即到; “機場”乘車路線:坐機場大巴在 “靜安莊”下,轉乘公共汽車735路或749路,在“牡丹園西站”下車即到 八、會議費用 差旅費和食宿費自理,會務費:500元。 詳細信息請登錄網站http://www.detikinfo.net 清華大學出版社第三事業部 2005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