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您好!
隨著旅游業的蓬勃發展,特別是“十五”期間,旅游人才建設和教育培訓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旅游產業經營管理高級人才隊伍不斷擴大,現有直接從業人員560萬,間接從業人員約2800萬人。旅游行業正式職工中具有大專以上的人員由17.5%上升到24.1%,擁有職稱的專業人員增加了一倍多。現全國擁有認證的導游人員有13萬,取得導游員等級的有2.5萬人,取得旅行社經理資格的有2.5萬人。旅游隊伍整體實力不斷增強。
伴隨著國際旅游業蓬勃發展的大背景,旅游業已成為全球第一大產業。國內旅游業已被黨中央、國務院確立為與信息產業、房地產業并立的三大新興產業和新的經濟增長點。世界旅游組織預測到2020年中國將成為世界第一大的旅游目的地和第四大的旅游輸出國。旅游業地位的提高和快速的發展,急需大量訓練有素的旅游經營管理人才。因此,旅游人才的培養和提高,需要編寫具有新型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面向21世紀創新特色的全國高等院校旅游與酒店管理系列教材。
清華大學出版社作為國內大學出版社的領先者,我們將依托教育部旅游管理專業教育教學改革工程項目,聯合全國知名高等旅游院校,組織出版一批面向21世紀創新特色的、切合新一輪教學改革專業調整方案的、切合高校教材建設目標的旅游與酒店管理系列教材。
一、 系列教材的特色
1、系列教材的宗旨:
·面向21世紀中國旅游業發展的新需求,面向教育部頒布的新的學科專業調整方案和高校教材建設目標。
·努力使系列教材的理論背景,充分體現旅游學由傳統的經濟學領域向現代管理學領域轉移的趨勢,培養“學術型”與“應用型”相結合的人才。
2、系列教材的特色:
·系列教材以管理學理論為基礎,突出旅游管理和酒店管理學科特點,使其在內容
體例上更具特色,努力與國內已出版的旅游相關教材書籍形成差異和高度。
·國際化與中國特色相結合:緊扣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
·面向二十一世紀的創新特色:教材的內容設置與21世紀旅游產業的發展相銜接。體現教學改革最新理念,建設立體化教材。
總之,該系列教材的出版所帶來的現代旅游管理新思想的傳播,將推動我國旅游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和人才培養創新戰略的實施帶來理論支撐和操作模式的指導。
二、 系列教材的使用對象
高等旅游院校和高職院校的應用型本科;旅游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和旅游行政主管部門的工作人員。
三、 系列教材的實施與操作
依托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和全國著名高校清華大學。
1、列教材組織保障:
設置系列教材編寫委員會:
主 任:聘請國內著名旅游教育專家、教育部工商管理教學指導委員會成員擔任。
副主任:聘請資深旅游教授或部分參編寫院校的院長擔任。
委 員:由每本教材的第一作者擔任。
2、每本教材編寫保障:
---至少有一名本學科的知名專家或學科帶頭人提出指導意見;
---至少有一名高等院校教學一線的教授參與組織編寫;
---至少有一名行業協會、教學研究機構人員提出編寫建議;
使教材體現權威性的同時,擴大教材的市場占有率及影響力。
3、 作者隊伍:擬邀請國內旅游院校知名的專家教授、各學科帶頭人和骨干教師組成,實行主編--參編制。每本教材有其主審。
4、編寫專業教材體系:
旅游與酒店專業主干基礎課程教材
旅游與酒店專業技術課程教材
旅游與酒店實訓實驗課程教材
旅游與酒店專業雙證課程教材
5、系列教材選題:
第一系列為旅游綜合類:
第一批:旅游專業主干課程教材:(※為2006年初計劃出版,可征求用書學校意見)
※旅游學概論
※旅游心理學
※旅游規劃與開發
※旅游市場營銷學
※旅游經濟學
※旅游飯店管理
※旅行社經營管理
※旅游會計與財務管理
※旅游法規教程
第二批:旅游專業課程教材:
旅游服務與管理
※ 導游業務及模擬教程
旅游景區管理
景區開發與經營管理
旅游公共關系
※旅游電子商務
※旅游行政管理
旅游統計學
※旅游文化
旅游美學
※中國旅游地理
旅游客源國(地區)概況
※旅游管理信息系統
旅游人力資源管理
旅游資源開發與規劃
第三批:旅游專業實務課程教材:
會議與會展運行管理
大型活動策劃與管理
旅游交際禮儀教程
旅游職業道德教程
※旅游英語(互動式優化教材)
旅游職場規劃
※旅游飯店服務案例
旅行社服務案例
旅游景區開發與經營管理案例
第二系列為飯店管理專業類:
第一批:旅游飯店管理專業主干課程教材:
※飯店管理概論
飯店公共關系
飯店營銷管理
飯店企業會計
飯店財務管理
※飯店督導管理
※飯店質量控制與管理
飯店會務管理
飯店物業管理
飯店安全管理
※飯店職業英語
飯店職業道德教程
第二批:旅游飯店管理專業實務課程教材:
飯店前廳服務與管理
飯店客房服務與管理
※飯店餐飲服務與管理
飯店康樂服務與管理
飯店酒水與酒吧經營管理
飯店工程設備運行與管理
作者隊伍:邀請國內旅游院校知名的專
四、報名要求
1. 第一作者應具有豐富的教學實踐經驗,并有過相關教材的編寫經驗。
2. 有意參與教材編寫的老師,請首先填寫清華大學出版社“著譯者信息卡”,我們將根據作者的學術水平、教學經驗、寫作經歷和使用數量等來確定主、參編。
3. 為有利于教材的推廣,希望作者能夠聯合多所學校教師共同編寫、共同使用。
4.請提供所知的可能使用本教材的其他學校教師名單,我們將根據此名單盡力推廣我們合作的教材。
熱忱歡迎各位老師參與清華出版社教材的編寫工作!
五、投稿方式
請參與教材編寫的老師,通過E-mail或傳真把回執返回,并同時將“著譯者信息卡” 用E-mail發給我們。
地 址:北京100084-157信箱 清華大學校內出版社白樓317;郵編:100084
聯系人:溫 潔
電 話:010-62773995-330
手 機:13121092062
傳 真: 010-62782750
E-mail: wenjie@tup.tsinghua.edu.cn
wenjien_tup@sina.com,wenjien_tup@163.com
“著譯者信息卡”、“圖書列選登記表”等相關信息下載地址:
清華大學出版社
第三事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