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 容 簡 介
本書選編了建筑及其相關法律法規,主要內容包括建筑法、城鄉規劃法、建筑勘察設計法、城市房地產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建設工程合同法、基本建設程序法以及建筑技術法規的民用建筑設計通則、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等。
本書是高等院校的教學用書,適用于建筑學、城市規劃、景觀園林及相關專業,也可作為從事建筑、規劃、土木工程等的工程技術人員學習參考書。
前 言
建筑業是國民經濟支柱產業之一,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我國城市建設、村鎮建設、住宅建設等規模的不斷擴大,建筑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重要,對國民經濟的發展狀況和固定資產投資效益影響甚大。為了維持建筑市場的健康和可持續發展,國家先后頒發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規,使建筑活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這些法律、法規的實施和完善,不僅滿足了國家對建筑行業的依法組織、管理和協調的需要,同時,也有力促進了建筑市場的繁榮。作為建筑學及相近專業的學生,為了適應社會需要,在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并獲得建筑設計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的同時,也應全面了解和掌握建筑法的法律法規。為此,我們按照建筑學專業"《建筑法規》教學大綱",編寫了《建筑法規》一書,目的在于,通過該課程的教學,使學生了解和掌握建筑法及其相關法律、法規的基本知識,培養學生在建筑活動中的法律意識,使學生能熟練運用所學建筑法律法規的知識,具有解決工程建設中有關法律、法規問題的能力。
本書以建筑法律法規為主,適當介紹了與建筑相關的法律、法規,選編了《民用建筑設計通則》等常用的建筑技術法規。建筑學、城市規劃及其相近專業的學生,只有了解和掌握建筑及其相關法律、法規,才能使建筑設計符合適用、經濟、安全、美觀、衛生和環保的要求,才能保證建筑設計的質量和完整性。
在編寫過程中,引用和參考了本書主要參考文獻中的有關資料,在此,謹向這些文獻的作者致以衷心的感謝。
本書由雷明主編,參加本書編寫工作的有雷麗華、劉蕓、戴煜軒、許月芬、樊雷等。
由于建筑及其相關法律、法規涉及面廣,內容繁多,限于編者的水平有限,書中錯誤或不足之處在所難免,懇請讀者批評指正,并為本書提出寶貴的意見或建議。
編 者
目 錄第1章 建筑法規概述 11.1 概述 21.1.1 建筑法規的概念 21.1.2 建筑法規的調整對象 21.1.3 建筑法律關系的構成要素 31.1.4 建筑法規的作用 41.2 建筑法規體系 41.2.1 建筑法規體系的組成 41.2.2 建筑法規的立法原則 5案例實訓 5復習思考題 6第2章 建筑法律制度 72.1 建筑法總則的內容 82.1.1 建筑法立法的目的 82.1.2 建筑法的適用范圍 92.1.3 建筑法的立法原則 92.2 建筑法的基本制度 102.2.1 建筑許可制度 102.2.2 建筑工程施工許可制度 112.2.3 建筑工程從業資格許可制度 132.2.4 從事建筑活動的專業技術人員執業資格條件 132.2.5 從業單位的資質審查制度 142.2.6 從業人員執業資格審查制度 152.3 建筑工程發包與承包 322.3.1 建筑工程的發包 322.3.2 建筑工程承包 332.4 建筑工程監理制度 342.4.1 建筑工程監理的范圍 352.4.2 建筑工程監理機構及其職責 352.4.3 工程監理的內容 352.4.4 工程監理人員的權限 362.4.5 建筑工程監理的相關規定 362.5 建筑安全生產管理制度 362.5.1 建筑工程安全生產的基本制度 372.5.2 建筑安全生產管理規定 382.6 建筑工程質量管理制度 382.6.1 建筑工程質量管理制度的概念 382.6.2 質量體系認證制度 392.6.3 建筑工程質量責任制度 392.6.4 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制度 412.7 建筑法律責任 422.7.1 建筑法律責任的概念 422.7.2 建筑法律責任的類型 422.7.3 建筑違法行為的法律責任 43案例實訓 45復習思考題 46第3章 城鄉規劃法律制度 473.1 城鄉規劃法概述 483.1.1 城鄉規劃及城鄉規劃區 483.1.2 城鄉規劃法的立法目的與適用范圍 483.1.3 城鄉規劃法的原則 493.2 城鄉規劃的制定 503.2.1 城鄉規劃的編制 503.2.2 鄉、村莊規劃 593.2.3 城鄉規劃的審批 593.3 城鄉規劃的實施 603.3.1 城鄉規劃實施的原則 603.3.2 城鄉規劃的實施內容 603.3.3 城市新區開發與舊區的改建 613.3.4 風景名勝區保護和利用 633.3.5 城鄉規劃管理許可證制度 653.3.6 規劃設計單位資格管理制度 703.3.7 城市規劃從業人員執業資格審查制度 733.4 城市規劃的修改 753.4.1 總體規劃的修改 753.4.2 詳細規劃的修改 763.5 違反城鄉規劃法的法律責任 763.5.1 建設單位法律責任 763.5.2 規劃主管部門工作人員的法律責任 773.5.3 城鄉規劃編制單位法律責任 78案例實訓 78復習思考題 81第4章 建筑勘察設計法律制度 834.1 建筑勘察設計法規概述 844.1.1 建筑工程勘察設計的概念 844.1.2 建筑工程勘察設計的原則 844.1.3 建筑工程勘察階段劃分 854.2 建筑工程的勘察設計資質管理制度 854.2.1 建設工程勘察設計資質資格管理規定 854.2.2 建設工程勘察設計資質分類和分級 864.2.3 勘察設計資質標準 874.2.4 勘察設計的業務范圍 884.2.5 建設工程勘察設計發包與承包 884.2.6 資質申請與審批 894.3 建筑工程勘察設計文件編制 914.3.1 設計文件編制與審批的法律依據 914.3.2 工程設計的原則 914.3.3 工程設計的依據 924.3.4 工程勘察文件的內容和要求 924.3.5 勘察設計文件編制要求與實施 934.3.6 建設工程設計文件的內容和深度 934.3.7 施工圖設計文件的審查制度 964.4 建筑工程勘察設計的監督管理與法律責任 984.4.1 建筑工程勘察設計管理 984.4.2 法律責任 994.5 工程建設標準法律制度 1004.5.1 工程建設標準的概念及分類 1004.5.2 工程建設標準的層次及適用范圍 1014.5.3 工程建設標準的制定 1024.5.4 工程建設標準的管理 1064.5.5 違反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的法律責任 106案例實訓 107復習思考題 109第5章 城市房地產管理法律制度 1115.1 房地產管理法律制度概述 1125.1.1 房地產法的概念 1125.1.2 房地產法立法目的與適用范圍 1125.1.3 房地產法規體系 1125.1.4 房地產管理法律制度 1135.2 房地產開發管理法律制度 1135.2.1 房地產開發的概念與原則 1135.2.2 房地產開發企業 1145.2.3 房地產開發用地 1185.2.4 土地使用權劃撥 1205.2.5 房地產轉讓 1215.2.6 城市房屋拆遷 1245.2.7 房地產抵押 1275.2.8 房屋租賃 1315.2.9 房地產中介服務 1335.2.10 房地產開發 1355.3 房地產交易管理法律制度 1365.3.1 房地產交易的一般規定 1365.3.2 房地產交易價格管理制度 1375.4 房屋權屬管理制度 1375.4.1 房屋登記的概念 1375.4.2 國有土地范圍內房屋登記 1375.4.3 房屋登記的程序 1405.5 物業管理法律制度 1415.5.1 物業管理概念及其基本內容 1415.5.2 物業服務企業資質及物業管理師資格管理 1425.5.3 業主的權利和義務 1435.5.4 業主大會及物業服務合同 1435.6 房地產違法行為的法律責任 144案例實訓 145復習思考題 146第6章 土地管理法律制度 1476.1 土地管理法律制度概述 1486.1.1 土地的概念與分類 1486.1.2 土地管理法規 1486.2 土地管理法律制度 1496.2.1 土地管理基本制度 1496.2.2 土地用途管制基本制度 1506.3 土地利用總體規劃 1526.3.1 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含義及其編制 1526.3.2 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審批與修編 1536.4 建設用地 1546.4.1 國有建設用地 1546.4.2 農村集體建設用地 1576.5 違反土地管理法的法律責任 1586.5.1 違反土地權屬變更規定的法律責任 1586.5.2 破壞耕地的法律責任 1586.5.3 非法占用土地的法律責任 159案例實訓 160復習思考題 161第7章 建設工程合同法律制度 1637.1 合同法概述 1647.1.1 合同的概念 1647.1.2 我國的合同立法 1647.1.3 合同的訂立 1647.1.4 合同的效力 1667.1.5 合同的履行 1677.1.6 合同的變更、轉讓和終止 1677.1.7 違約責任 1687.2 建設工程合同 1697.2.1 建設工程合同的概念 1697.2.2 建設工程合同的種類 1697.2.3 建設工程勘察設計合同 1707.2.4 建設工程施工合同 1717.3 建設工程合同示范文本 1757.3.1 建設工程勘察合同示范文本 1757.3.2 建設工程設計合同示范文本 179案例實訓 183復習思考題 184第8章 基本建設程序法律制度 1858.1 建設程序法概述 1868.1.1 工程建設項目的概念 1868.1.2 工程基本建設程序 1868.1.3 工程建設項目的審批 1888.2 項目投資決策階段 1888.2.1 項目建議書階段 1888.2.2 可行性研究階段 1898.3 前期準備階段 1928.3.1 初步設計工作階段 1928.3.2 施工圖設計階段 1938.3.3 施工建設準備階段 1948.4 建設實施階段 1958.4.1 開工前準備 1958.4.2 辦理工程質量監督手續 1958.4.3 辦理施工許可證 1958.4.4 項目開工前審計 1968.4.5 報批開工 1968.5 竣工驗收階段 1968.5.1 竣工驗收的范圍和標準 1968.5.2 竣工驗收依據 1968.5.3 申報竣工驗收的準備工作 1968.5.4 竣工驗收程序 1978.5.5 竣工驗收的組織 1978.6 后評價階段 198案例實訓 199復習思考題 200第9章 建筑技術法規--民用建筑設計通則 2019.1 總則 2029.1.1 編制目的及適用范圍 2029.1.2 建筑設計的基本原則 2029.2 民用建筑設計的基本規定 2039.2.1 民用建筑分類及使用年限 2039.2.2 建筑氣候分區對建筑的基本要求 2049.2.3 建筑與環境的關系 2059.2.4 建筑無障礙設施 2059.2.5 停車空間 2069.2.6 無標定人數的建筑 2069.3 城市規劃對建筑的限定 2069.3.1 建筑基地 2079.3.2 建筑突出物 2089.3.3 建筑高度控制 2099.3.4 建筑密度、容積率和綠地率 2109.4 場地設計 2109.4.1 建筑布局 2119.4.2 道路 2129.4.3 豎向 2139.4.4 綠化 2139.4.5 工程管線布置 2149.5 建筑物設計 2149.5.1 平面布置 2159.5.2 層高和室內凈高 2159.5.3 地下室和半地下室 2159.5.4 設備層、避難層和架空層 2169.5.5 廁所、盥洗室和浴室 2179.5.6 臺階、坡道和欄桿 2189.5.7 樓梯 2199.5.8 電梯、自動扶梯和自動人行道 2209.5.9 墻身和變形縫 2219.5.10 門窗 2229.5.11 建筑幕墻 2239.5.12 樓地面 2249.5.13 屋面和吊頂 2249.5.14 管道井、煙道、通風道和垃圾管道 2269.5.15 室內外裝修 2279.6 室內環境 2279.6.1 采光 2279.6.2 通風 2299.6.3 保溫 2299.6.4 防熱 2309.6.5 隔聲 2309.7 建筑設備 2329.7.1 給水和排水 2329.7.2 暖通和空調 2339.7.3 建筑電氣 234復習思考題 237第10章 建筑技術法規--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 23910.1 總則 24010.1.1 編制目的及適用范圍 24010.1.2 居住區的分級、布局及配套設施 24010.2 用地與建筑 24210.2.1 居住區用地 24210.2.2 居住區建筑 24310.3 規劃布局與空間環境 24410.3.1 規劃布局的原則 24410.3.2 居住區空間與環境設計原則 24410.3.3 便于尋訪、識別和街道命名 24510.3.4 重點文物和歷史文化保護要求 24510.4 住宅 24510.4.1 住宅建筑的規劃設計要求 24510.4.2 住宅間距 24510.4.3 住宅布置 24610.4.4 住宅層數 24710.4.5 住宅建筑凈密度 24710.5 公共服務設施 24810.5.1 配套公建分類及配建指標 24810.5.2 配套公建項目的規劃布局及公共停車場要求 24910.6 綠地 25010.6.1 居住區綠地組成及要求 25110.6.2 居住區綠地規劃 25110.7 道路 25210.7.1 居住區道路規劃 25210.7.2 居住區內道路分級、寬度及縱坡 25310.7.3 居住區道路與停車場設置 25510.8 豎向 25610.8.1 居住區豎向規劃 25610.8.2 居住區內地面排水系統 25710.9 管線綜合 25710.9.1 管線綜合規劃 25710.9.2 管線的埋設順序及矛盾時的處理原則 25910.9.3 管線距樹種間的最小水平凈距 25910.10 綜合技術經濟指標 26010.10.1 綜合技術經濟指標的分類 26010.10.2 各項指標的計算 26110.10.3 停車場車位數確定 262復習思考題 271第11章 建筑技術法規--建筑設計防火規范 27311.1 制定目的、適用范圍及其原則 27411.1.1 制定的目的 27411.1.2 適用范圍 27411.1.3 制定的原則 27411.2 廠房和倉庫 27511.2.1 火災危險性分類 27511.2.2 廠房和倉庫的耐火等級 27811.2.3 廠房或倉庫的層數、面積和平面布置 28011.2.4 廠房的防火間距 28411.2.5 倉庫的防火間距 28611.2.6 廠房和倉庫的防爆 28911.2.7 廠房的安全疏散 29111.2.8 倉庫的安全疏散 29211.3 甲、乙、丙類液體、氣體儲罐(區)和可燃材料堆場 29311.3.1 一般規定 29311.3.2 甲、乙、丙類液體儲罐(區)的防火間距 29311.3.3 可燃、助燃氣體儲罐(區)的防火間距 29711.3.4 液化石油氣儲罐(區)的防火間距 30111.3.5 可燃材料堆場的防火間距 30311.4 民用建筑 30511.4.1 建筑分類和耐火等級 30511.4.2 總平面布局 30711.4.3 防火分區和層數 30811.4.4 平面布置 31111.4.5 安全疏散和避難 31511.5 建筑構造 32311.5.1 防火墻 32311.5.2 建筑構件和管道井 32411.5.3 屋頂、悶頂和建筑縫隙 32611.5.4 疏散樓梯間和疏散樓梯等 32611.5.5 防火門、窗和防火卷簾 32911.5.6 天橋、棧橋和管溝 33011.5.7 建筑外墻和屋面保溫 33011.5.8 防煙和排煙設施 33211.6 滅火救援設施 33311.6.1 消防車道 33311.6.2 救援場地和入口 33411.6.3 消防電梯 33511.6.4 直升機停機坪 336案例實訓 340復習思考題 341參考文獻 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