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 容 簡 介
管理會計作為現代會計的核心組成部分,在加強企業現代化管理、促進企業經營與獲取效益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本書從中國國情出發,理論聯系實際,利用案例及翔實的相關資料,系統介紹管理會計的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以現代企業所處的社會經濟環境為背景,闡述了管理會計預測、決策、規劃、控制、考核、評價等職能。
本書保持了作者一貫的寫作風格和特色,注重基礎性和實用性,突出實踐能力的培養。本書不僅適用于高職高專和成人高校財會、管理類專業的教學,也可用作企事業單位相關從業人員的在職培訓教材,對廣大讀者也是一本有益的讀物。
前 言
管理會計是會計學的兩大分支之一,是多學科互相滲透、互相結合的一門綜合性經濟管理學科。中國的高等職業教育中會計的教育改革,一方面要適應不斷變化的國際會計環境,向國際化趨同;另一方面也要注重滿足國內企業的現實要求,符合中國國情,同時也要看到中國職業教育的理性需要。隨著社會經濟環境的變化,管理會計的內容也在不斷地更新和發展。
本書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實用性強。所涉及的教學內容力求貼近實際需求,理論性知識點很少,編寫盡可能精練,突出實際操作、環節、程序、規范及實效性。
二是知識系統。追求系統性,知識面寬泛、知識點多、涵蓋了各個環節,既包括基礎理論,又突出實際操作,還安排了許多學以致用的內容。
三是編寫新穎。以案例展開、逐層涉及知識點,采取理論夠用、通俗易懂的表達方式,力求以案例的說服力啟發人、以多案例擴充視野,誘導、激發人的創新精神。
四是在寫作方法上,圖文并茂,語言生動,言簡意賅,深入淺出。在體例上,每章以案例或故事引出;每章前面附有學習要求;每章后面附有思考題、訓練題。
全書共分10章,各章的編寫人員如下。
朱學軍(石景山業余大學):第一章總論;第二章成本性態分析;第三章變動成本法。
楊文杰(北京青年政治學院):第四章本量利分析;第五章短期經營決策;第七章全面預算;第九章責任會計;第十章戰略管理會計。
王景香(北京財貿職業學院):第六章長期投資決策;第八章成本控制。
《管理會計》第1版被許多家高等院校財經類專業選用,在使用中得到了廣泛的好評。然而管理會計教材內容的改革與完善要與時俱進,因此我們在第1版的基礎上編寫《管理會計》第2版,使之更好地服務于廣大師生的教與學。
我們在寫作中,廣泛聽取了專家和教師及企業家的意見和建議,本著精簡、實用的原則編寫本書。
在編寫過程中,我們參閱和借鑒了國內外的相關論著和教材,在此一并致以誠摯的感謝。我們為本書傾注了最大的努力,但由于作者的水平有限,書中可能存在疏漏和不足,敬請讀者批評指正。
編 者
目 錄第一章 總論 1第一節 管理會計的發展階段及特征 1一、傳統的管理會計階段(20世紀初—50年代) 1二、現代管理會計階段及特征(20世紀50年代—80年代中期) 2三、管理會計變革階段及特征(20世紀90年代至今) 3四、我國管理會計的發展 4第二節 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聯系與區別 5一、服務對象 6二、會計主體 6三、限制和約束 6四、會計方法和程序 6五、信息特征 6六、精確程度 6第三節 管理會計的基本職能 7一、預測經濟前景 7二、參與經濟決策 8三、規劃經營目標 8四、控制經濟過程 8五、考核評價經營業績 8第四節 管理會計與企業管理 8一、企業管理循環——PDCA 8二、企業管理會計人員的地位與任務 9本章小結 10思考題 10實訓題 10第二章 成本性態分析 12第一節 成本的概念與分類 12一、管理會計中成本的概念 12二、成本的分類 13第二節 成本性態分類 15一、成本性態的含義 15二、成本按性態的分類 16第三節 成本性態分析 21一、成本性態分析的定義 21二、成本性態分析的方法 21三、總成本模型 26本章小結 27思考題 27實訓題 27第三章 變動成本法 30第一節 變動成本法概述 31一、變動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概念 31二、變動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區別 31三、兩種成本法下營業利潤差額的變動規律 35第二節 變動成本法的優缺點 36本章小結 38思考題 38實訓題 38第四章 本量利分析 43第一節 本量利分析的基本概念 43一、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定 43二、本量利關系的基本公式 44三、貢獻毛益及相關指標的計算 44第二節 盈虧平衡分析 46一、盈虧平衡點的確定 46二、與盈虧平衡分析相關的指標 50三、盈虧臨界點分析 53第三節 利潤敏感性分析 56一、預測利潤 56二、預計目標銷售量 57三、相關因素對利潤的影響 57四、利潤敏感性分析 60第四節 本量利分析在經營決策中的應用 61一、應否購置某項生產設備的選擇 61二、某種新產品應否投產的選擇 62三、某種設備購置或租賃的選擇 62本章小結 63思考題 64實訓題 64第五章 短期經營決策 68第一節 決策分析概述 69一、決策分析的含義與分類 69二、決策分析的原則 70三、決策分析的程序 71四、短期經營決策相關概念 72五、短期經營決策一般方法 77第二節 生產決策 78一、虧損產品的決策 78二、是否接受低價追加訂貨的決策 81三、新產品開發的品種決策 83四、半成品是否深加工的決策 85五、聯產品是否加工的決策 86六、零部件自制或外購的決策 88七、不確定條件下的生產決策方法及應用 89第三節 庫存決策 92一、存貨的成本 92二、經濟訂購批量基本模型 94三、再訂貨點與保險儲備 96四、存貨控制系統 96第四節 定價決策 97一、影響產品價格的因素 98二、企業定價目標 98三、產品定價方法 100本章小結 103思考題 104實訓題 104第六章 長期投資決策 109第一節 長期投資決策概述 110一、長期投資的概念 110二、長期投資決策的特點 110第二節 長期投資決策的影響因素 110一、貨幣的時間價值 110二、現金流量 121三、資本成本 123第三節 長期投資決策的評價方法及應用 129一、非折現法 129二、折現法 130本章小結 135思考題 135實訓題 136第七章 全面預算 137第一節 全面預算的作用 137一、全面預算概述 137二、編制全面預算的作用 139三、預算工作組織 139第二節 預算編制方法 140一、固定預算與彈性預算 140二、增量預算與零基預算 145三、定期預算與滾動預算 146第三節 全面預算的編制 148一、全面預算的組織管理 148二、全面預算的編制程序 149三、全面預算的編制方法 150本章小結 157思考題 157實訓題 158第八章 成本控制 162第一節 成本控制概述 163一、成本控制的概念 163二、成本控制的分類 163三、成本控制系統的組成 164四、成本控制的原則 165第二節 標準成本系統 167一、標準成本和標準成本系統的概念 167二、標準成本的種類 167三、標準成本的作用 168四、標準成本的制定 169五、標準成本的差異分析 171六、標準成本的賬務處理 177第三節 作業成本分析方法 183一、作業成本法的概念 183二、作業成本法的主要特點 183三、作業成本計算的程序 185本章小結 188思考題 190實訓題 190第九章 責任會計 192第一節 不同責任中心的責任會計的主要特點 193一、責任會計 193二、責任會計的意義 194三、責任會計的基本原則 195四、責任會計的基本內容 196第二節 責任中心及其業績評價 197一、責任中心的意義及其劃分 197二、成本中心及其業績評價 198三、利潤中心及其業績評價 199四、投資中心及其業績評價 202第三節 內部轉移價格 203一、內部轉移價格的含義 203二、內部轉移價格的作用 203三、制定內部轉移價格的基本原則 204四、內部轉移價格的種類 204本章小結 206思考題 207實訓題 207第十章 戰略管理會計 209第一節 戰略管理會計概述 210一、戰略管理會計的產生背景 210二、戰略管理會計的特征 212三、戰略管理會計的基本內容 214四、企業戰略分析——SWOT分析法 217第二節 價值鏈分析 219一、價值鏈分析步驟與意義 219二、價值鏈分析 220本章小結 223思考題 223實訓題 223附錄A 財政部關于全面推進管理會計? 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 224附錄B 企業產品成本核算制度(試行) 228附錄C 236參考答案 244參考文獻 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