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欧美丰满大屁股/性欧美极品xxxx欧美一区二区/男插女的下面免费视频夜色/美女视频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光臨本店     登錄 注冊   加入收藏
  •   
歡迎光臨清華大學出版社第三事業部!

此頁面上的內容需要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獲取 Adobe Flash Player

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材 > 本科和研究生教材 > 土木與建筑專業 > 實用工程測量

瀏覽歷史

實用工程測量

實用工程測量

prev next

  • 商品貨號:20150917012
  • 所屬系列:全國高等院校土木與建筑產業十二五創新規劃教材
    商品重量:0克
    作者:拓萬兵,周海波 主編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圖書書號/ISBN:978-7-302-39808-0
    出版日期:2015-07-01
    開本:16開
    圖書頁數:432
    圖書裝訂:平裝
    圖書規格:185mm×260mm
    版次:1
    印張:27
    字數:657000
  • 上架時間:2015-09-17
    商品點擊數:3142
  • 定價:¥48.00元
    本店售價:¥48.00元
    注冊用戶:¥48.00元
    vip:¥45.60元
    黃金等級:¥43.20元
    用戶評價: comment rank 5
  • 商品總價:
  • 購買數量:

內容簡介:

商品附加資源

 內 容 簡 介

本書是作者在教育部提出地方本科高校轉型發展的大背景下,結合實際教學經驗,應獨立學院和民辦普通本科院校內涵提升和教學建設的需要,圍繞“應用為本、學以致用”的教育理念,充分考慮現代行業的崗位需求,以“易、新、實”為編寫原則,結合學生具體情況,以“易懂、夠用”為度,深入淺出地啟發、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本書對傳統測量學教學內容進行了合理的精簡和梳理,保留了基礎知識,秉承了經典理論并與實際應用緊密結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緊密結合現代測量新儀器和新方法,體現內容的先進性和科學性,突出實用,體現應用型本科生培養的特點。各章后均附有習題,重點章節還附有“案例分析”或“應用案例”。此外,全書加大了實踐教學內容,便于師生開展實踐性教學,有利于培養技術應用型人才。

本書分三篇共20章,第一篇為基礎部分,包括緒論、距離測量與直線定向、水準測量、角度測量、全站儀測量、GNSS測量、測量誤差的基本知識、小地區控制測量、數字地形圖測繪;第二篇為各專業根據不同需求的選學部分,包括工程測設的基本工作、地形圖的應用、工業與民用建筑的施工測量、建筑物的變形監測、道路工程的測量、公路隧洞的施工測量、地質勘探工程的測量、礦井的測量;第三篇為實踐教學內容。

本書適合作為技術應用型高等院校的測繪工程、采礦工程、安全工程、礦井建設、地質工程、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城市規劃、交通運輸等相關專業的教材,也可作為其他高校相關專業的師生參考教材,還可供從事工程測量相關的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前    言

  隨著空間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傳統的測量方法和手段已逐步被新技術、新方法所取代,非測繪專業的工程測量學教學內容和方法也應隨之變革。同時,伴隨地方本科高校轉型發展的不斷深入,各地方本科高校都在對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進行改革,以適應培養技術應用型人才的需求,專業課時數被大量壓縮,實踐教學內容大幅提高。為順應當代高等教育的發展潮流,更好地培養技術應用型人才,滿足現代崗位對人才的需求,編者在總結實際課程教育教學改革成果的基礎上,參閱國內外大量測量學教材,進行多次學術研討和教學經驗交流,結合當下應用型本科院校非測繪專業的工程測量教學特點與需求,在教材的編寫內容上體現科學性、先進性和實用性,把握行業崗位要求,滿足相關專業的培養目標和教學大綱的基本要求,注重實用性,以就業為導向,突出應用型院校教育教學的特色。在培養目標上強調促進學生知識運用能力,突出實踐能力培養原則,充分體現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知識傳授與能力、素質提升的結合。教材在結構上分為必學、選學和實踐教學三部分:第一篇為基礎部分,包括緒論、距離測量和直線定向、水準測量、經緯儀測量、全站儀測量、GNSS測量、測量誤差的基本知識、小地區控制測量、數字地形圖測繪;第二篇為各專業根據不同需求的選學部分,包括工程測設、地形圖的應用、工業與民用建筑施工測量、建筑物變形監測、道路工程測量、公路隧道測量、地質勘探工程測量、礦井測量;第三篇為實踐教學內容,便于師生開展實踐性教學,有利于培養技術應用型人才。各章后均附有習題,且重點章節后有“案例分析”或“應用案例”。

  本書由拓萬兵、周海波擔任主編,李珊珊、郭倉、蔡文婧擔任副主編,郭秦、文靜、吳鳳民、楊齊名參編。全書由拓萬兵統一修改定稿。具體編寫分工為:中國礦業大學銀川學院拓萬兵編寫第1章、第5章、第16~18章、第19章的部分內容;西南科技大學城市學院周海波編寫第10章、第12章、第13章;河南理工大學萬方科技學院李珊珊編寫第9章、第11章;西南科技大學城市學院文靜編寫第2章、第3章;河南理工大學萬方科技學院郭倉編寫第8章、第14章、第15章;寧夏國土測繪院蔡文婧編寫第4章、第7章;西南科技大學城市學院郭秦編寫第6章;河南理工大學萬方科技學院楊齊名編寫第19章的部分內容、第20章;中國礦業大學銀川學院吳鳳民負責全書的插圖與表格。

  本書也是寧夏教育廳本科重點建設專業項目的研究成果,由中國礦業大學銀川學院馬振利教授擔任主審,并提出了許多中肯的寶貴意見,在此表示衷心感謝。在本書的編寫過程中,參閱了大量文獻,引用了同類書刊中的部分資料,在此謹向有關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謝!

  由于編者的水平、經驗所限,書中難免存在錯漏之處,敬請專家和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編  者

目    錄

第一篇  測量基礎篇

 

第1章 緒論 1

1.1  測量學與實用工程測量 2

1.1.1  測量學及其分類 2

1.1.2  實用工程測量及其任務 3

1.2 地面點位的確定 3

1.2.1  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3

1.2.2  確定地面點位的方法 5

1.3 用水平面代替水準面的限度 10

1.3.1 地球曲率對水平距離的影響 10

1.3.2  地球曲率對水平角度的影響 11

1.3.3  地球曲率對高程的影響 12

1.4 測量工作的內容和原則 13

1.4.1  測量的基本工作 13

1.4.2  測量工作的基本原則 13

1.5 測量常用單位及換算 13

習題 14

第2章  距離測量與直線定向 16

2.1  鋼尺量距 17

2.1.1  量距的工具 17

2.1.2  直線定線 18

2.1.3  丈量距離的一般方法 19

2.1.4  鋼尺量距的精度 20

2.1.5  鋼尺量距的誤差分析及注意

事項 20

2.2  視距測量 21

2.2.1  視距測量的基本概念 21

2.2.2  視距測量的原理與方法 21

2.2.3  視距測量的觀測與計算 23

2.3  光電測距 24

2.3.1  電磁波測距的分類 24

2.3.2  光電測距儀的工作原理 24

2.3.3  光電測距的使用 25

2.3.4  手持激光測距儀簡介 25

2.4  直線定向 26

2.4.1  標準方向的種類 26

2.4.2  直線方向的表示方法 26

2.4.3  正反方位角的關系 27

習題 28

第3章  水準測量 29

3.1  水準測量的原理 30

3.2  水準測量的儀器和工具 31

3.2.1  水準儀 31

3.2.2  水準尺和尺墊 33

3.3  水準儀的使用 34

3.3.1  安置水準儀 34

3.3.2  粗略整平 34

3.3.3  瞄準水準尺 34

3.3.4  精確整平 35

3.3.5  讀數 35

3.4  普通水準測量的施測與數據處理 35

3.4.1  水準點 36

3.4.2  水準路線 36

3.4.3  水準測量的實施 37

3.4.4  水準測量的校核 38

3.4.5  水準測量的成果整理 40

3.5  三、四等水準測量的施測與數據

處理 42

3.5.1  三、四等水準測量的技術

要求 42

3.5.2  三、四等水準測量的方法 43

3.6  自動安平水準儀和電子水準儀 46

3.6.1  自動安平水準儀 46

3.6.2  電子水準儀 47

習題 49

第4章  角度測量 51

4.1  角度測量的原理 51

4.1.1  水平角測量的原理 51

4.1.2  豎直角測量原理 52

4.2  DJ6級光學經緯儀及其使用 53

4.2.1  光學經緯儀概述 53

4.2.2  DJ6級光學經緯儀的構造

及軸系關系 53

4.2.3  DJ6級光學經緯儀的讀數 56

4.3  水平角觀測 57

4.3.1  水平角觀測的步驟 57

4.3.2  水平角觀測的方法 59

4.4  豎直角觀測 62

4.4.1  豎直角的用途 62

4.4.2  豎直度盤的構造 62

4.4.3  豎直角的計算 63

4.4.4  豎直角的觀測 63

4.4.5  豎盤指標差 64

4.5  電子經緯儀的基本構造及使用 65

4.5.1  電子經緯儀的結構 65

4.5.2  電子經緯儀的功能 66

4.5.3  電子經緯儀的測角原理 66

4.5.4  電子經緯儀的使用 67

4.5.5  電子經緯儀使用的注意事項 69

習題 69

第5章  全站儀及其使用 71

5.1  全站儀概述 71

5.1.1  全站儀的基本組成 72

5.1.2  全站儀的結構類型及特點 72

5.1.3  全站儀的精度及其等級 73

5.2  全站儀的使用 73

5.2.1  南方NTS-352型全站儀的

結構 73

5.2.2  NTS-352型全站儀的使用 75

5.2.3  NTS-352型全站儀的儲存

管理 78

5.2.4  NTS-352型全站儀野外數據

采集 80

5.2.5  數據通信 81

5.3  全站儀在測量工作中的應用 82

5.3.1  后方交會測量 82

5.3.2  放樣測量 83

5.3.3  偏心測量 83

5.3.4  對邊測量 84

5.3.5  懸高測量 85

5.3.6  面積測量 85

習題 86

第6章  GNSS測量 87

6.1  GNSS概述 88

6.1.1  GNSS的概念 88

6.1.2  GNSS的發展 88

6.1.3  全球四大衛星導航系統 89

6.2  GPS衛星定位的基本原理 92

6.2.1  GPS衛星信號的組成 92

6.2.2  GPS的常用坐標系 93

6.2.3  GPS的定位原理 93

6.2.4  偽距測量與載波相位測量 94

6.2.5  GNSS的定位方法 95

6.3  GNSS測量的實施 97

6.3.1  GNSS測量的技術設計 97

6.3.2  GNSS網的布設原則 98

6.3.3  選點要求 98

6.3.4  外業觀測 99

6.3.5  成果檢核及數據處理 100

習題 101

第7章  測量誤差的基本知識 102

7.1  測量誤差及分類 102

7.1.1  測量誤差及多余觀測 102

7.1.2  測量誤差的分類 103

7.1.3  偶然誤差的特性 104

7.2  衡量精度的標準 105

7.2.1  中誤差 106

7.2.2  極限誤差 107

7.2.3  相對誤差 107

7.3  誤差傳播定律 108

7.3.1  線性函數 108

7.3.2  非線性函數 108

7.3.3  誤差傳播定律的應用 109

7.4  算術平均值及其中誤差 110

7.4.1  算術平均值 110

7.4.2  精度評定 110

習題 111

第8章  小地區控制測量 113

8.1  概述 114

8.1.1  平面控制測量的分類及技術

要求 114

8.1.2  平面控制測量的分類及技術

要求 117

8.2  導線測量 118

8.2.1  導線的布設形式 118

8.2.2  導線的外業工作 119

8.2.3  導線內業計算 120

8.3  GNSS小區域控制測量 127

8.3.1  GNSS靜態相對測量 127

8.3.2  GNSS RTK測量 130

8.4  高程控制測量 131

8.4.1  三、四等水準測量 131

8.4.2  三角高程測量 131

8.4.3  GPS擬合高程測量 133

8.5  案例分析 134

習題 135

第9章  數字地形圖測繪 138

9.1  地形圖的基本知識 138

9.1.1  比例尺與比例尺精度 138

9.1.2  地形圖符號 140

9.1.3  地形圖的圖幅、分幅、圖號

和圖廓 145

9.2  數字地形圖測繪 148

9.2.1  數字化測圖的概念 148

9.2.2  地面數字測圖系統 148

9.2.3  地面數字測圖作業模式的基本

過程與方法 149

9.3  地面數字測圖前的準備工作 151

9.3.1  控制測量 151

9.3.2  儀器器材與資料準備 152

9.3.3  測區劃分 152

9.3.4  人員配備 152

9.4  野外數據采集工作 152

9.4.1  全站儀野外數據采集 152

9.4.2  GNSS RTK野外數據采集 153

9.5  地面數字測圖的內業 156

9.5.1  CASS 9.0軟件操作界面 157

9.5.2  數據傳輸與參數設置 157

9.5.3  平面圖繪制 158

9.5.4  等高線繪制與編制 159

9.5.5  地物地貌的編輯與整飭

輸出 159

習題 160

  

  

 

  

第二篇  工程應用篇

 

第10章  工程測設的基本工作 163

10.1  測設的基本工作 164

10.1.1  水平距離測設 164

10.1.2  水平角測設 165

10.1.3  高程測設 166

10.2  已知坡度線的測設 167

10.3  平面點位的測設 169

10.3.1  直角坐標法 169

10.3.2  極坐標法 170

10.3.3  角度交會法 170

10.3.4  距離交會法 171

10.3.5  全站儀坐標放樣法 172

10.3.6  GPS(RTK)放樣法 172

習題 173

第11章  地形圖的應用 175

11.1  地形圖的識讀 176

11.1.1  圖廓外附注的識讀 176

11.1.2  地物和地貌的識讀 176

11.2  地形圖的一般應用 178

11.2.1  確定圖上某點的平面坐標 178

11.2.2  確定圖上兩點間的距離 179

11.2.3  確定直線的方向 179

11.2.4  確定點的高程 180

11.2.5  確定兩點間的坡度 180

11.3  地形圖在工程建設中的應用 181

11.3.1  按設計線繪制縱斷面圖 181

11.3.2  在地形圖上按限制坡度選擇

 最短線路 182

11.3.3  確定匯水面積 182

11.3.4  面積的量算 183

11.3.5  土石方量計算 185

11.4  數字地形圖在工程中的應用 187

11.4.1  用數字地形圖查詢基本幾何

 要素 187

11.4.2  利用數字地形圖計算

 土方量 188

11.4.3  利用數字地形圖繪制

 斷面圖 197

11.5  地形圖在土木工程中的應用 199

11.5.1  建筑設計中的地形圖應用 199

11.5.2  給排水設計中的地形圖

 應用 200

11.5.3  勘測設計中的地形圖應用 200

習題 200

第12章  工業與民用建筑的施工

  測量 201

12.1  施工控制網的測量 202

12.1.1  平面施工控制網 202

12.1.2  高程施工控制網 205

12.2  一般民用建筑的施工測量 205

12.2.1  準備工作 206

12.2.2  建筑物的定位 206

12.2.3  建筑物的放線 208

12.2.4  基礎工程的施工測量 210

12.2.5  墻體的施工測量 211

12.3  高層建筑的施工測量 213

12.3.1  高層建筑施工測量的特點 213

12.3.2  高層建筑基礎的施工測量 214

12.3.3  高層建筑的軸線投測 215

12.3.4  高層建筑物的高程傳遞 219

12.3.5  滑模的施工測量 220

12.4  工業建筑工程的施工測量 220

12.4.1  廠房矩形控制網的測設 220

12.4.2  廠房柱列軸線的測設 221

12.4.3  廠房基礎的施工測量 222

12.4.4  廠房預制構件的安裝測量 226

12.5  竣工總平面圖的編繪 229

12.5.1  竣工總圖編繪的目的 229

12.5.2  竣工總圖的編繪 229

12.5.3  竣工測量的實測 230

習題 231

第13章  房屋建筑的變形測量 232

13.1  概述 233

13.1.1  建筑物變形測量的定義、任務

 及其目的 233

13.1.2  建筑物產生變形的原因 233

13.1.3  變形測量的內容 233

13.1.4  變形測量的精度要求 233

13.1.5  變形測量觀測周期的確定 234

13.1.6  變形測量成果的提交 234

13.2  建筑物及深基坑垂直位移的測量 235

13.2.1  水準測量法 235

13.2.2  液體靜力水準測量法 238

13.3  建筑物及深基坑水平位移的測量 238

13.3.1  基準線法和小角法 239

13.3.2  導線法和前方交會法測水平

 位移 240

13.3.3  測量機器人技術 240

13.3.4  GPS在變形測量中的應用 241

13.4  建筑物和深基坑的傾斜觀測 241

13.4.1  深基坑的傾斜觀測 241

13.4.2  鉆孔測斜儀的測斜方法 242

13.4.3  房屋建筑的傾斜觀測 243

13.4.4  塔式構筑物的傾斜觀測 243

13.5  撓度和裂縫的觀測 245

13.5.1  撓度的測量 245

13.5.2  裂縫的觀測 245

習題 246

第14章  道橋工程的測量 247

14.1  道路工程的測量 248

14.1.1  線路的初測 248

14.1.2  道路的中線測量 249

14.1.3  道路圓曲線的測設 254

14.1.4  道路緩和曲線的測設 257

14.1.5  道路縱橫斷面的測量 261

14.2  橋梁工程的測量 267

14.2.1  橋梁施工控制網的建立 267

14.2.2  橋梁墩臺的定位 270

14.2.3  橋墩縱橫軸線的測設 273

14.3  綜合案例 274

習題 276

第15章  公路隧洞的施工測量 277

15.1  地面的控制測量 278

15.1.1  地面平面的控制測量 278

15.1.2  地面高程的控制測量 281

15.1.3  洞內外的聯系測量 281

15.2  隧洞內的控制測量 285

15.2.1  隧洞內的平面測量 285

15.2.2  隧洞內的高程測量 286

15.2.3  隧洞掘進過程中的測量

 工作 287

15.3  豎井的聯系測量 288

15.3.1  一井定向測量 288

15.3.2  豎井的高程傳遞 289

15.4  隧洞的貫通測量 290

15.4.1  貫通誤差的分析 291

15.4.2  測定貫通誤差的方法 293

15.4.3  貫通誤差的調整 293

15.5  綜合案例 295

習題 296

第16章  地質勘探工程的測量 298

16.1  概述 298

16.2  地質填圖測量 299

16.3  勘探工程的測量 301

16.3.1  勘探線、勘探網的測設 301

16.3.2  物探網的測設 303

16.3.3  鉆探工程的測量 304

16.4  地質剖面的測量 305

16.5  綜合案例 308

習題 310

第17章  礦井的測量 312

17.1  近井點和井口水準基點 312

17.2  礦井的聯系測量 313

17.2.1  概述 313

17.2.2  一井定向 314

17.2.3  兩井定向 318

17.2.4  陀螺定向 320

17.2.5  導入高程 322

17.3  井下的平面測量 324

17.3.1  井下平面的控制測量 324

17.3.2  井下采區的測量 329

17.4  井下高程的測量 331

17.5  巷道施工的測量 333

17.5.1  巷道中線的標設 333

17.5.2  巷道腰線的標設 336

17.5.3  激光指向及其應用 338

17.6  貫通測量 339

17.6.1  貫通測量的主要任務 339

17.6.2  水平巷道間的貫通測量 340

17.6.3  傾斜巷道的貫通 341

17.7  綜合案例 342

習題 347

 

  

  

  

  

  

第三篇  實踐教學篇

 

第18章  工程測量實踐教學的內容

  及要求 349

18.1  實踐教學的目的與要求 349

18.2  實踐教學的分類 349

18.2.1  認識實驗 350

18.2.2  教學綜合實習 350

18.3  實踐教學環節的技術要求 351

18.3.1  測量儀器、工具的正確使用

 與維護 351

18.3.2  測量資料的記錄、計算

 要求 353

第19章  工程測量實驗(實訓) 354

19.1  普通水準儀的認識與使用 354

19.2  自動安平水準儀的認識與使用 356

19.3  普通水準儀的測量 358

19.4  四等水準儀的測量 360

19.5  微傾式水準儀檢驗與校正 362

19.6  DJ6光學經緯儀的認識與使用 364

19.7  測回法(方向法)觀測水平角 366

19.8  豎直角的測量 368

19.9  DJ6光學經緯儀的檢驗與校正 369

19.10  直線定線與距離丈量 373

19.11  全站儀的認識與使用 375

19.12  GNSS接收機的認識與使用 376

19.13  經緯儀導線的測量 377

19.14  三角高程的測量 379

19.15  點位的測設 380

19.16  建筑物主軸線的測設 381

19.17  建筑物方格網的測設 383

19.18  高程控制測量及標高

  測設 384

19.19  根據已有建筑物定位 385

19.20  一井定向 386

19.21  井下水準的測量 387

19.22  井下三角高程的測量 388

19.23  井下導線的測量 389

19.24  巷道中線的標定 390

19.25  巷道腰線的標定 392

第20章  工程測量綜合(生產)實習 394

20.1  實習目的 394

20.2  實習計劃 394

20.3  實習儀器 395

20.3.1  實習儀器和工具的領取 395

20.3.2  實習儀器的檢驗與校正 396

20.4  注意事項 396

20.5  方法步驟與技術要求 397

20.6  綜合實習技術總結報告的編寫 397

20.7  綜合實習上交成果 397

20.8  儀器操作考核與成績綜合評定 398

附錄 測繪英文術語詞匯(Vocabulary in 

Geomatics) 399

參考文獻 415

 

 

 

 

商品標簽

購買記錄(近期成交數量0)

還沒有人購買過此商品
總計 0 個記錄,共 1 頁。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末頁

用戶評論(共0條評論)

  • 暫時還沒有任何用戶評論
總計 0 個記錄,共 1 頁。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末頁
用戶名: 匿名用戶
E-mail:
評價等級:
評論內容:
驗證碼: captc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