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 容 簡 介SolidWorks是世界上第一套基于Windows系統開發的三維CAD軟件,該軟件以參數化特征造型為基礎,具有功能強大、易學、易用等特點。本書系統地介紹了SolidWorks 2013中文版軟件在草圖繪制、三維建模、裝配體設計、工程圖設計和CAE分析等方面的實例。本書以實例操作為主,介紹具體的操作步驟,引領讀者一步步完成模型的創建,使讀者能夠快速而深入地理解SolidWorks軟件中一些抽象的概念和功能。本書可作為大專院校計算機輔助設計課程的指導教材,也可作為廣大工程技術人員的SolidWorks自學教程和參考書籍。本書所附光盤包含書中的實例文件和操作視頻錄像文件。前 言
SolidWorks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三維機械設計、工程分析、產品數據管理軟件研發和銷售的國際性公司。其產品SolidWorks是世界上第一套基于Windows系統開發的三維CAD軟件,也是一套完整的 3D CAD產品設計解決方案,即在一個軟件包中為產品設計團隊提供了所有必要的機械設計、驗證、運動模擬、數據管理和交流工具。該軟件以參數化特征造型為基礎,具有功能強大、易學、易用等特點,是當前最優秀的三維CAD軟件之一。
本書采用實例操作講解的方式來揭示SolidWorks的基本功能,主要內容如下。
(1) 基礎知識。包括SolidWorks軟件的基本功能、操作方法和常用模塊。
(2) 草圖繪制。講解草圖的繪制方法。
(3) 實體建模。講解三維模型的建立方法和步驟。
(4) 裝配體建模。講解裝配體的具體設計方法和步驟。
(5) 工程圖實例。講解工程圖的制作過程。
(6)??CAE分析。講解運動分析、動力分析和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和過程。
(7) 其他功能實例。講解智能零件、動畫和渲染圖片的方法和步驟。
本書配備了多媒體教學光盤,將實例操作過程制作成錄像進行講解,以方便讀者學習使用。同時光盤中還提供了所有實例的源文件,按章節放置,以便讀者練習使用。
中國縫制機械協會為本書提供了資助,協會的專家也提出了許多寶貴的意見,在此深表感謝。
本書適用于SolidWorks的初、中級用戶,可以作為大專院校計算機輔助設計相關專業的學生用書和CAD專業課程實訓教材、技術培訓教材,適合作為工業、企業的產品開發和技術部門人員參考用書。
參與本書編著工作的有趙罘、鄭玉彬、于勇、楊曉晉、劉玥、龔堰玨、鄭玉彬、薛寶華、劉曄輝、劉良寶、張艷婷、劉玢、劉奇榮、胡水蘭、王夢雨、陸慶友、王璐、趙海楠、馮緒清、羅友彪、李向珍、李一凡。
由于作者水平所限,錯誤之處在所難免,歡迎廣大讀者批評指正。作者E-mail:zhaof@btbu.edu.cn。本書的模型文件可以到http://blog.sciencenet.cn/u/zhaofu上下載。
編 者
目 錄
第1章 SolidWorks功能簡介 1
1.1 SolidWorks概述和基礎概念 1
1.1.1 SolidWorks概述 1
1.1.2 SolidWorks軟件的基本特點 2
1.1.3 SolidWorks建模技術 3
1.1.4 SolidWorks基本功能 4
1.2 SolidWorks 2013操作界面 6
1.2.1 啟動SolidWorks 2013 6
1.2.2 SolidWorks的文件操作 12
1.3 工具欄 14
1.3.1 設置 14
1.3.2 常用工具欄介紹 16
1.4 菜單欄 25
1.5 管理器 26
1.5.1 屬性管理器 26
1.5.2 命令管理器 27
1.5.3 配置管理器 27
1.6 系統設置 28
1.6.1 系統選項設置 28
1.6.2 系統文檔屬性設置 35
1.7 快捷鍵 38
1.8 獲取幫助信息 40
1.9 范例一 40
1.9.1 進入草圖繪制狀態 41
1.9.2 繪制草圖 41
1.10 范例二 48
1.10.1 進入草圖繪制狀態 48
1.10.2 繪制草圖 48
第2章 三維建模 55
2.1 螺旋錐齒輪建模實例 55
2.1.1 生成齒圈部分 55
2.1.2 生成輪轂部分 61
2.2 上軸建模實例 64
2.2.1 生成滑槽部分 64
2.2.2 生成通孔部分 68
2.3 錐齒輪建模實例 70
2.3.1 生成齒圈部分 70
2.3.2 生成輪轂部分 75
2.4 連接套建模實例 77
2.4.1 生成連接孔部分 77
2.4.2 創建其余部分 84
2.5 扳手建模實例 87
2.5.1 生成扳手柄 88
2.5.2 生成扳手頭 90
2.6 繞線齒輪建模實例 94
2.6.1 生成輪轂部分 94
2.6.2 生成輪齒部分 96
2.7 壓腳螺帽建模實例 100
2.7.1 生成立柱部分 100
2.7.2 生成壓花部分 104
第3章 裝配體建模 107
3.1 刺料挑線機構裝配實例 107
3.1.1 裝配刺料機構 108
3.1.2 裝配挑線機構 113
3.1.3 動畫制作 122
3.2 右送料機構裝配實例 123
3.2.1 裝配上軸 124
3.2.2 裝配下軸 127
3.2.3 裝配底座 129
3.3 左送料機構裝配實例 132
3.3.1 裝配上軸 132
3.3.2 裝配下軸 136
3.3.3 裝配底座 144
3.4 送料機構總裝配實例 147
3.4.1 裝配左側部分 148
3.4.2 裝配右側部分 149
3.5 曲柄滑塊機構裝配實例 151
3.5.1 插入零件 152
3.5.2 設置配合 153
3.6 萬向聯軸器裝配實例 155
3.6.1 插入零件 156
3.6.2 設置配合 157
3.7 行星齒輪系機構裝配實例 162
3.7.1 插入支座零件 163
3.7.2 插入齒圈零件 165
3.7.3 插入行星架及其配件 166
3.7.4 插入行星齒輪及其配件 168
3.7.5 插入滑塊及其配件 169
3.8 上旋梭機構裝配實例 172
3.8.1 插入zzt 173
3.8.2 添加第一個M2?8 174
3.8.3 添加圓錐齒輪32 175
3.8.4 添加第二個M2?8 176
3.8.5 添加主軸 177
3.8.6 添加圓錐齒輪21 180
3.8.7 添加轉換軸 180
3.8.8 添加轉換軸 182
3.9 下旋梭機構裝配實例 183
3.9.1 新建裝配體文件 183
3.9.2 插入零部件 184
3.9.3 添加配合 185
3.10 壓腳機構裝配實例 198
3.10.1 添加調壓螺釘 199
3.10.2 添加螺母 201
3.10.3 添加導桿 202
3.10.4 添加壓桿 203
3.10.5 添加零件16 204
3.10.6 添加零件17 205
3.10.7 添加零件19 205
3.10.8 添加零件18 206
3.10.9 添加壓腳 207
3.10.10 添加導架 208
3.10.11 添加零件23 209
3.10.12 添加零件24 210
3.10.13 添加零件9 210
3.10.14 添加零件10 211
3.10.15 添加零件8 212
3.10.16 添加零件27 212
3.10.17 添加零件28 213
3.10.18 添加扳手 215
3.10.19 添加板 216
3.10.20 添加零件30 217
第4章 工程圖實例 219
4.1 范例一 219
4.1.1 設置圖紙格式 220
4.1.2 生成主視圖 221
4.1.3 生成全剖的左視圖 223
4.1.4 生成全剖的俯視圖 225
4.1.5 生成凸臺局部視圖 226
4.1.6 添加中心線 227
4.1.7 標注尺寸 228
4.1.8 標注公差 230
4.1.9 添加表面粗糙度 232
4.1.10 添加尺寸基準 233
4.1.11 保存文件 233
4.2 范例二 234
4.2.1 建立工程圖前準備工作 235
4.2.2 插入視圖 236
4.2.3 繪制剖面圖 238
4.2.4 標注尺寸 244
4.2.5 保存 247
4.3 范例三 248
4.3.1 建立工程圖前的準備工作 249
4.3.2 插入視圖 250
4.3.3 繪制剖面圖 253
4.3.4 標注尺寸 257
4.4 范例四 259
4.4.1 建立工程圖前的準備工作 260
4.4.2 插入視圖 260
4.4.3 設置工程圖顯示比例 263
4.4.4 繪制剖面圖 263
4.4.5 繪制局部視圖 266
4.4.6 標注零件圖尺寸 267
4.4.7 生成零件序號和零件表 271
4.5 范例五 275
4.5.1 建立工程圖前準備工作 276
4.5.2 插入視圖 276
4.5.3 完善齒輪軸的繪制 279
4.5.4 繪制剖面圖 280
4.5.5 標注尺寸 282
4.5.6 生成齒輪軸參數表 284
4.6 范例六 286
4.6.1 建立工程圖前的準備工作 286
4.6.2 插入視圖 287
4.6.3 繪制剖面圖 288
4.6.4 標注尺寸 291
第5章 CAE分析 295
5.1 機構簡圖運動分析實例 295
5.1.1 建立草圖 296
5.1.2 制作塊 299
5.1.3 設置約束 301
5.1.4 運動分析 303
5.2 機構簡圖運動分析實例 307
5.2.1 建立草圖 307
5.2.2 制作塊 311
5.2.3 設置約束 313
5.2.4 運動分析 315
5.3 機構簡圖運動分析實例 318
5.3.1 建立草圖 319
5.3.2 制作塊 322
5.3.3 設置約束 324
5.3.4 運動分析 327
5.4 機構簡圖運動分析實例 331
5.4.1 建立草圖 332
5.4.2 制作塊 333
5.4.3 設置約束 334
5.4.4 運動分析 336
5.5 機構簡圖運動分析實例 339
5.5.1 建立草圖 340
5.5.2 制作塊 341
5.5.3 設置約束 342
5.5.4 運動分析 344
5.6 刺料挑線機構 347
5.6.1 分析線性位移 347
5.6.2 分析線性速度 349
5.6.3 分析線性加速度 351
5.6.4 分析路徑 352
5.7 刺料挑線機構 353
5.7.1 分析角位移 353
5.7.2 分析角速度 355
5.7.3 分析角加速度 357
5.7.4 分析路徑 358
5.8 縫制機械送料機構運動分析 359
5.8.1 分析路徑 359
5.8.2 分析位移 361
5.8.3 分析速度 362
5.8.4 分析加速度 363
5.9 刺料挑線機構 365
5.10 縫制機械送料機構動力學分析 367
5.11 針桿連桿的有限元靜力學分析 369
5.11.1 前處理 369
5.11.2 后處理 371
5.12 針桿連桿的振動分析 373
5.12.1 前處理 373
5.12.2 后處理 374
第6章 其他功能實例 377
6.1 智能零部件 377
6.1.1 設置配合參考 377
6.1.2 添加配置 378
6.1.3 制作智能零部件 386
6.1.4 應用智能零部件 388
6.2 電線線路設計實例 393
6.2.1 創建第一條線路 394
6.2.2 創建第二條線路 402
6.2.3 創建第三條線路 408
6.2.4 創建第四條線路 411
6.3 動畫制作實例 416
6.3.1 設置相機和布景 416
6.3.2 制作動畫 418
6.4 圖片渲染實例 421
6.4.1 轉換文件格式 422
6.4.2 設置模型外觀 423
6.4.3 設置外部環境 425
6.4.4 設置貼圖 426
6.4.5 光源與相機的應用 427
6.4.6 輸出圖像 429
6.5 渲染實例 429
6.5.1 渲染品質 433
6.5.2 光暈 439
6.5.3 輪廓渲染 441
6.5.4 直接焦散線 443
6.5.5 輸出圖像大小 445
6.5.6 【最終渲染】窗口 447
參考文獻 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