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簡介:
本書依據最新結構設計規范和施工驗收規范,基于高等職業教育的特點,按照“必需、夠用”的原則,以職業標準所需的專業知識、專業技能為重點,對學習的基本理論和崗位技能進行了解析與重構,并通過一個兩層的框架結構為主線(提供全套建筑和結構施工圖),結合《平法11G101-1》標準圖集,將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平法結構施工圖識讀、結構抗震構造及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等核心內容串聯在一起,構建了新的內容體系。
本書以混凝土結構設計基本原理為支撐,以結構施工圖識讀與結構施工能力培養為目的,主要適用于高等職業教育建筑工程技術專業核心課程的教學,也可供從事建筑施工技術工作的人員參考。
前 言
高等職業教育必須強化職業能力培養,以崗位能力分析為基礎,以最新規范為依據,以課程教學內容的職業性為突破口。建筑工程技術專業面向建筑行業生產一線,目的是培養工程施工、管理方面的技術技能型人才。本書作者通過與行業專家合作,基于對建筑工程技術領域的核心崗位——施工員職業核心能力的分析,將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與施工技術有機結合在一起,依據最新混凝土結構設計和施工驗收規范,對學習的知識和能力進行了解析與重構,按照職業資格所需的素質和崗位技能來構建教學內容體系。
本書便于“教、學、做”一體化教學,可以訓練學生對鋼筋混凝土基本構件及施工計算的能力,強化結構抗震構造措施的學習,從而使學生具備對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圖深層次的識讀能力。
使用本書教學建議分三步走:第一步,課堂教學,學習混凝土結構基本構件的配筋及施工中的一些必要計算,結合《平法11G101-1》標準圖集,強化平法結構施工圖的識讀能力;第二步,校內實訓基地仿真施工教學,熟悉混凝土結構的基本施工技術及施工質量檢查驗收標準等;第三步,工地混凝土結構施工實踐。使用本書能夠體驗一次從圖紙到實物的連續施工過程,學完本課程即具備混凝土結構施工所必需的基本理論和技能,有利于教學領域的革新。同時為了方便教師教學,鞏固學生所學知識,本書還配有 “鋼筋混凝土結構技術能力訓練手冊”,可到清華大學出版社網站下載相關資源。
本書由張憲江擔任主編,黃昆、李文川擔任副主編。本書的具體編寫分工為:第1、2章、第9章由黃昆編寫,第3章由李文川編寫,第4章~第8章、第10章由張憲江編寫。本書配套施工圖紙由黃昆提供。本書在編寫過程中還得到了湖州建工集團、浙江新中環建筑設計有限公司技術人員的大力幫助,在此一并致謝。
本書是對高職高專土建類專業混凝土結構課程內容、體系改革的嘗試與探索,希望能對建筑工程技術專業教學改革有所裨益。由于編者水平和經驗有限,書中錯誤和疏漏之處在所難免,敬請讀者批評指正。
編 者目 錄
第1章 混凝土結構施工圖 1
1.1 混凝土結構體系概述 1
1.1.1 混凝土結構的特點 1
1.1.2 混凝土結構體系 2
1.1.3 混凝土結構體系的比較 6
1.2 初識混凝土結構施工圖 7
1.2.1 鋼筋混凝土結構構件中鋼筋的
配置 7
1.2.2 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圖表達 8
1.3 課堂實訓課題 11
1.3.1 實訓 建筑及結構施工圖初步
識讀 11
1.3.2 實訓 結構模型制作 12
本章小結 14
思考與練習 15
第2章 混凝土結構材料 16
2.1 鋼筋與混凝土材料的選用 16
2.1.1 鋼筋選擇 16
2.1.2 混凝土材料選擇 19
2.1.3 案例 21
2.2 鋼筋的錨固要求 22
2.2.1 鋼筋的錨固 22
2.2.2 混凝土保護層 24
2.3 課外實訓課題 25
實訓 施工現場體驗 25
本章小結 26
思考與練習 27
第3章 結構設計基本理論 28
3.1 了解結構設計基本方法 28
3.1.1 結構設計的基本要求 29
3.1.2 結構功能的極限狀態 29
3.1.3 混凝土結構的耐久性設計 30
3.1.4 結構安全等級 31
3.1.5 混凝土結構設計的實用方法 31
3.1.6 案例 32
3.2 荷載的類型與取值 33
3.2.1 荷載的分類 33
3.2.2 荷載的代表值 33
3.3 結構內力設計值計算 36
3.3.1 荷載效應的基本組合 36
3.3.2 結構內力分析方法簡介 37
3.3.3 計算機輔助內力分析方法 43
3.3.4 案例 44
3.4 課堂實訓課題 45
實訓 統計結構上的荷載 45
本章小結 46
思考與練習 47
第4章 鋼筋混凝土梁 49
4.1 梁的截面型式和配筋構造 49
4.1.1 截面型式及尺寸 49
4.1.2 鋼筋混凝土梁的配筋 50
4.2 單筋矩形截面梁的正截面承載力
計算 53
4.2.1 單筋矩形截面梁的正截面
破壞特征 53
4.2.2 適筋梁的破壞過程 54
4.2.3 單筋矩形截面梁的正截面
承載力計算公式 55
4.2.4 案例 57
4.3 T形截面梁的正截面承載力計算 58
4.3.1 T形截面梁的特征 58
4.3.2 單筋T形截面梁的正截面
承載力計算公式 59
4.3.3 案例 62
4.4 梁的斜截面承載力計算 62
4.4.1 梁斜截面受剪破壞形態 63
4.4.2 斜截面受剪承載力計算 64
4.4.3 案例 69
4.5 識別受扭梁并熟悉其配筋構造 70
4.5.1 純扭構件的破壞機理 70
4.5.2 彎剪扭構件的破壞機理 71
4.5.3 彎剪扭構件配筋計算思路 71
4.5.4 受扭構件的配筋構造 72
4.6 識讀鋼筋混凝土梁結構施工圖 72
4.6.1 平面注寫方式 73
4.6.2 梁支座上部縱筋的長度規定 77
4.6.3 不伸入支座的梁下部縱筋
長度規定 80
4.6.4 非框架梁構造 81
4.6.5 鋼筋混凝土梁的施工要求 81
4.6.6 案例 83
4.7 課堂實訓課題 84
4.7.1 實訓 T形截面梁正截面
配筋設計 84
4.7.2 實訓 梁的斜截面配筋設計 85
4.7.3 實訓 識讀鋼筋混凝土梁平法
施工圖 86
本章小結 87
思考與練習 87
第5章 鋼筋混凝土板 89
5.1 板的形式和配筋構造 89
5.1.1 板的截面尺寸 90
5.1.2 板的形式和配筋構造 91
5.2 現澆板的配筋設計 93
5.2.1 鋼筋混凝土單向板配筋計算 93
5.2.2 鋼筋混凝土雙向板內力
與配筋計算 98
5.2.3 鋼筋混凝土斜板的內力
與配筋計算 100
5.2.4 鋼筋混凝土懸挑板的內力
與配筋計算 102
5.2.5 案例 103
5.3 識讀鋼筋混凝土板結構施工圖 105
5.3.1 現澆板平法施工圖表達
方式 105
5.3.2 現澆板配筋構造 110
5.3.3 樓板相關構造制圖規則 112
5.3.4 現澆樓板施工要求 113
5.3.5 案例 114
5.4 課堂實訓課題 115
5.4.1 實訓 現澆板的配筋設計 115
5.4.2 實訓 識讀鋼筋混凝土板
結構施工圖 115
本章小結 117
思考與練習 117
第6章 鋼筋混凝土柱 119
6.1 了解柱的截面形式和配筋構造 119
6.1.1 鋼筋混凝土柱的截面形式 119
6.1.2 鋼筋混凝土柱的配筋 120
6.2 柱的配筋設計 122
6.2.1 軸心受壓柱配筋設計 122
6.2.2 偏心受壓柱配筋設計 124
6.2.3 案例 130
6.3 識讀鋼筋混凝土柱結構施工圖 132
6.3.1 注寫柱編號 132
6.3.2 注寫截面配筋 133
6.3.3 非抗震KZ配筋構造 134
6.3.4 鋼筋混凝土柱施工要求 136
6.3.5 案例 137
6.4 課堂實訓課題 137
6.4.1 實訓 柱的配筋設計 137
6.4.2 實訓 識讀鋼筋混凝土柱
平法施工圖 138
本章小結 139
思考與練習 139
第7章 鋼筋混凝土剪力墻 141
7.1 剪力墻的類型和配筋構造 141
7.1.1 剪力墻的類型 141
7.1.2 剪力墻截面配筋與構造 142
7.2 剪力墻墻身配筋設計 146
7.2.1 剪力墻破壞形態 146
7.2.2 剪力墻的一般設計要求 146
7.2.3 墻肢偏心受壓承載力的
計算 147
7.2.4 墻肢斜截面受剪承載力的
計算 149
7.2.5 案例 151
7.3 連梁及其配筋構造 152
7.4 識讀剪力墻結構施工圖 154
7.4.1 編號規定 154
7.4.2 在剪力墻柱表中表達的
內容 155
7.4.3 在剪力墻身表中表達的
內容 156
7.4.4 在剪力墻梁表中表達的
內容 156
7.4.5 剪力墻洞口的表示方法 158
7.4.6 地下室外墻的表示方法 160
7.4.7 案例 160
7.5 課堂實訓課題 161
實訓 識讀剪力墻平法施工圖 161
本章小結 162
思考與練習 162
第8章 混凝土結構抗震構造 163
8.1 結構抗震基本知識 163
8.1.1 結構抗震基本術語 164
8.1.2 抗震設防目標及設計方法 168
8.1.3 結構抗震設計原則 169
8.1.4 防震縫 169
8.2 框架梁的抗震配筋構造 170
8.2.1 抗震樓層框架梁KL的配筋
構造 170
8.2.2 抗震屋面框架梁WKL 縱向
鋼筋構造 173
8.2.3 KL、WKL中間支座縱向
鋼筋構造 174
8.2.4 抗震框架梁KL、WKL箍筋
加密區 175
8.2.5 懸挑梁配筋構造 176
8.2.6 案例 177
8.3 熟悉框架柱的抗震配筋構造 178
8.3.1 抗震KZ縱向鋼筋連接
構造 178
8.3.2 抗震KZ箍筋加密區范圍 181
8.3.3 抗震KZ邊柱、角柱和中柱
柱頂縱向鋼筋構造 183
8.3.4 案例 184
8.4 框架節點鋼筋排布構造 186
8.5 剪力墻的配筋構造 189
8.5.1 剪力墻身鋼筋構造 191
8.5.2 剪力墻梁配筋構造 195
8.5.3 剪力墻洞口補強構造 198
8.5.4 地下室外墻DWQ鋼筋
構造 199
8.6 課堂實訓課題 200
8.6.1 實訓 繪制框架梁、柱的抗震
配筋構造詳圖 200
8.6.2 實訓 繪制剪力墻配筋
構造詳圖 200
本章小結 201
思考與練習 201
第9章 圖紙自審和會審 203
9.1 圖紙自審與會審概述 203
9.1.1 圖紙自審 204
9.1.2 圖紙會審 205
9.2 建筑施工圖審查 205
9.2.1 圖紙目錄及建筑設計
總說明 206
9.2.2 建筑平面圖審查 206
9.2.3 建筑立面圖和剖面圖審查 207
9.2.4 建筑詳圖審查 208
9.3 結構施工圖審查 209
9.3.1 圖紙目錄及結構設計總說明
審查 209
9.3.2 基礎施工圖審查 210
9.3.3 識讀各層梁和板結構圖
審查 210
9.3.4 各層墻、柱平面布置圖及詳圖
審查 211
9.3.5 樓梯及節點詳圖審查 212
9.4 課堂實訓課題 212
9.4.1 實訓 圖紙自審 212
9.4.2 實訓 圖紙會審 214
本章小結 216
思考與練習 216
第10章 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 217
10.1 混凝土結構施工的范疇 217
10.1.1 施工過程的描述 218
10.1.2 課程體系與內容 218
10.1.3 建筑施工技術準備 220
10.2 鋼筋工程施工 221
10.2.1 鋼筋進場驗收 221
10.2.2 鋼筋的翻樣 222
10.2.3 鋼筋加工與連接 227
10.2.4 鋼筋安裝綁扎 234
10.2.5 鋼筋隱蔽驗收 238
10.2.6 案例 239
10.3 模板工程施工 246
10.3.1 模板的基本要求與分類 246
10.3.2 膠合板模板和鋼模板介紹 247
10.3.3 現澆混凝土結構常見構件
模板施工 250
10.3.4 模板設計方法簡介 256
10.3.5 模板拆除 259
10.3.6 模板分項工程施工質量
驗收 260
10.4 混凝土工程施工 261
10.4.1 混凝土配料 261
10.4.2 混凝土的攪拌、運輸 262
10.4.3 混凝土的澆筑、振搗 266
10.4.4 混凝土養護 270
10.4.5 混凝土質量檢查 271
10.5 綜合實訓課題 274
10.5.1 實訓 混凝土結構仿真
施工 274
10.5.2 實訓 混凝土結構施工
實踐 274
本章小結 274
思考與練習 275
附錄 277
工程實例1:框架結構施工圖 277
工程實例2:框架—剪力墻結構
施工圖 292
參考文獻 343